首頁
>
科創(chuàng)
科學家發(fā)現提高小麥抗旱性新途徑
人民日報
記者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作物轉基因及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創(chuàng)新團隊鑒定出一個調控小麥抗旱性的關鍵基因TaPPR13,闡明了該基因編碼的蛋白通過調控小麥光合作用和脅迫響應相關基因的表達來提高小麥干旱脅迫耐受性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先進科學》上。
該團隊前期已證實轉錄因子TaBZR2可顯著提高小麥的抗旱性,但仍有許多基因功能未得到充分注釋。結合前期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鑒定出一個調控小麥抗旱性關鍵基因TaPPR13。研究發(fā)現,該基因可被TaBZR2激活表達,進而通過調控逆行信號通路增強小麥的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進一步研究發(fā)現,該調控過程顯著提高了葉綠體編碼的光合基因和脅迫響應相關基因的表達,最終誘導氣孔關閉減少水分流失。該研究為小麥抗旱節(jié)水育種提供了重要靶點和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