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管趨嚴 部分“網紅”隔離險產品即將下架
日前,一些保險銷售平臺上的隔離險產品即將下架,保險銷售人員以此為噱頭,展開限時營銷。3月以來,部分地區(qū)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反復,導致隔離險產品需求高漲,一度成為“網紅”。此類產品為何“逆勢”下架?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調研多家保險銷售平臺。業(yè)內人士表示,賠付率較高、監(jiān)管趨嚴可能是該類產品停售的主要原因。
展開限時營銷
所謂隔離險或防疫險,本質上大多都是一年期以內的意外險。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保險公司順應市場變化及客戶需求,在承擔意外責任的同時,擴展了保險責任,包括因疫情防控政策而導致的強制隔離等,觸發(fā)理賠條件后保險公司以津貼形式進行經濟補償。
這本是保險業(yè)在疫情防控中結合消費者需求,展開產品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好事。但在近期疫情反復情況下,部分隔離險產品卻釋放出即將停售的消息。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不少保險銷售平臺以停售為噱頭,展開限時營銷。多位銷售人員稱:“欲購從速,過時下架!蹦潮kU銷售平臺還明確稱:“接保司通知,本產品(惠無憂防疫險)將于3月17日22點下架,如有需要盡早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證券報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即將停售的產品在不同銷售平臺的下架時間并不統(tǒng)一,有的產品在官方App中已經提前下架。例如,眾安保險旗下包含隔離津貼的“愛無憂意外保險”,目前在小雨傘等保險經紀平臺上仍可投保,但在眾安保險官方App上已經下架。即使用多個相關詞條在眾安保險App中進行搜索,也顯示無此產品。眾安保險官方客服人員表示,該產品前段時間已經在直營App下線,若在其他渠道投保,請仔細閱讀投保須知。
至于下架原因,該客服人員表示:“只是正常的產品下架調整,之前如果已經投保成功,后期保障不受影響,在保障范圍內的賠付正常享受!彼瑫r還解釋說:“公司每年都會對前一年的老產品進行綜合評估后進行調整!
眾惠保險客服人員也表示,下架隔離險產品是由于公司內部調整產品結構,是否會再次上線,還要等公司安排。
其實,這并不是這類“網紅”保險產品第一次下架。2021年12月底,包含隔離賠付責任的“復星聯(lián)合健康保險”系列產品就曾集體停售。
賠付率較高
盈利情況不佳、賠付率較高,或是隔離險產品下架的原因之一。
某保險公司銷售人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這些產品前期為了開拓市場,持續(xù)促銷,各保險機構都把保費壓的很低,且這些產品的賠付范圍較廣,因此盈利狀況并不是很好。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多家保險機構打出“薅保險公司羊毛”“在家躺著數(shù)錢”等營銷口號,宣傳售賣隔離險產品。對比幾家保險公司的隔離險產品,這些產品的共性包括兩點:一是保費較低,理賠回報誘人,如某隔離險產品保費為8.8元/30天起,隔離賠付津貼卻高達200元/天;二是投保便捷,多數(shù)產品為線上自助下單,有的產品與航空公司、旅游公司等平臺合作,消費者在購買機票、火車票時勾選該產品即可生成保單。
“該類產品賠付率提高會導致賠本,因此選擇暫時停售,將費率和理賠責任優(yōu)化之后,或許會再次上線!鄙鲜鲣N售人員分析稱。
投訴增加
“隔離險產品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規(guī)范的地方,需進行下架調整!敝袊Wo消費者基金會相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很多隔離險投保渠道中,保險銷售平臺會把保障內容清楚展示出來,但是與保險合同相關的“重要說明”“條款協(xié)議”“免賠條款”等重要信息,則采取折疊或超鏈接的形式簡單列出,消費者需點開才能看到!叭绻脩舨蛔屑毑殚,很容易忽視這些信息,而造成盲目投保!鄙鲜鋈耸糠Q。
不少已投保的消費者表示,隔離險的理賠并沒有廣告中說的那么容易。中國證券報記者搜索黑貓投訴平臺,和隔離險相關的投訴已超過1800條。消費者投訴主要聚焦在“被隔離卻沒有產生理賠”“退保手續(xù)費高昂”“理賠證明材料苛刻無法提供”“強制購買”等方面。
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今年2月,銀保監(jiān)會財險部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隔離”津貼保險業(yè)務經營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將對發(fā)現(xiàn)的產品開發(fā)設計不合理、銷售誤導、無故拒賠等行為,依法依規(guī)追究保險公司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經營此類業(yè)務的公司要根據前述要求做好自查和整改。
監(jiān)管收緊或是該產品下架調整的又一原因。
“主要涉及隔離險未如實宣傳、理賠困難等問題。部分保險公司出于獲客等目的,在產品宣傳過程中,將重點集中在價格低、理賠金額高,對免責事項的宣傳有所淡化,因此極易誤導消費者,進而引發(fā)糾紛。”業(yè)內人士表示。
此外,多位業(yè)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應在充分理解保險責任及條款的前提下慎重購買保險產品,保險機構應加強產品的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