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本土運動品牌仍難破藩籬:模式粗獷 同質化嚴重

第一財經日報

  模式粗獷 同質化嚴重 分化加速 本土運動品牌仍難破藩籬

  讓本土運動品牌稍覺得緩過勁的是,曾經數年間充斥媒體中的庫存危機、大規(guī)模關店等負面?zhèn)髀勗陔S風飄散,取而代之的是,基本面有好轉跡象。數據顯示,歷經調整后,個別本土運動品牌的業(yè)績在超越以往。

  不過,擺在本土品牌面前的命題還沒有突破:如何讓中國的消費者認可其品牌價值,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更為嚴峻的是,本土運動品牌的市場份額又面臨被蠶食風險,一面是一線國際巨頭渠道在下沉;一面是越來越多的外資運動品牌在加速滲透進中國市場。

  2012年本土運動品牌庫存危機爆發(fā)前夕,行業(yè)還沉浸在高歌猛進增長中。危機爆發(fā)后,行業(yè)一夜入冬。這場危機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轉折點,是對原有粗獷的商業(yè)模式進行的自我修正:行業(yè)在過去盲目擴張中,陷入高度同質化競爭。這場危機也在倒逼本土運動品牌的轉型升級。

  歷經近五六年的時間,本土運動品牌的轉型升級仍在進行時。

  標簽化

  令本土運動品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最近杭州某個小伙子相親被拒這樣的平常事件,到最后戰(zhàn)火卻燃到自己身上。

  事情的原委是,蕭山一小伙和相親的姑娘約會吃飯,晚上回到家后,姑娘在微信上拒絕了他,拒絕的理由是穿了個特步鞋。這哭笑不得的拒絕理由,在社交媒體曬開后,莫名其妙火起來了,本土運動品牌特步無辜“躺著中槍”。事后,特步國際(01368.HK,下稱“特步”)在官方微博“不卑不亢”以一紙征婚啟事發(fā)表評論:“高收入、工作穩(wěn)定、老實、忙到沒時間出軌,我穿特步,你會拒絕我嗎?非誠勿擾!”

  隨著輿論的渲染,這件本不足掛齒的小事被放大,進而上升到本土運動品牌形象風波之爭。之后相隔不久,李寧在紐約時裝周的一場秀,也引起一陣騷動。在紐約時裝周上,李寧的時裝秀以“悟道”為主題,將運動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展示其對未來運動潮流的理解。這一次,扭轉了輿論的評價,但正面的評價中總帶有那么點偏見,如有網友評道:“終于有看得上的國產運動服裝啦!

  “早在幾年前,針對‘李寧(02331.HK)、匹克、特步、361度(01361.HK)、安踏體育(02020.HK)等國產運動品牌是否低端’等問題就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該討論與上述相親事件引發(fā)的本土運動品牌討論內容如出一轍,可見大家對國產品牌的刻板印象一直都未改變!盋IC灼識咨詢執(zhí)行董事王文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王文華說,普遍停留在中國消費者腦海中的概念是,本土運動品牌不及國際品牌時尚!氨就吝\動服飾品牌盡管在品質方面有所提升,但仍被單一的運動場景所局限。雖然本土運動服飾品牌常常以最優(yōu)的性價比勝出,但從運動場景切換到社交場景時,國產運動品牌的定位就略顯尷尬,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如何打破這種對本土品牌的偏見,本土運動品牌急需在穿著的精準場景定位、產品的設計、與目標消費群產生共情的營銷,以及在品牌矩陣的打造上,逐步找到自己的新的增長點!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