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金價站上歷史高位 黃金股后市仍被看好

孫翔峰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國際金價突破1800美元/盎司的高位之后短暫調整,但是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后續(xù)仍有大幅上漲空間。近期,國內黃金股價格也隨著黃金價格水漲船高,市場人士分析,黃金價格若持續(xù)上漲,國內黃金股也將有較大上行空間。

  投資者持續(xù)涌入

  全球主要股市不斷沖高的同時,黃金價格也在持續(xù)沖擊歷史紀錄。

  從3月中旬以來,黃金價格就一直沒有停下上漲的腳步。7月8日,倫敦金現貨價格達到階段性高點1818.14美元/盎司,隨后震蕩回調。截至7月14日,倫敦金現貨價格仍然維持在1800美元/盎司左右。

  在上一輪超過10年的黃金大牛市中,黃金價格的歷史最高點是2011年的1921.15美元/盎司,當下黃金價格已經處于歷史的絕對高位。

  在金價持續(xù)上漲的過程中,國際投資者還在不斷涌入。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RD的持倉量2013年以后沒有突破1000噸,但是今年4月中旬,該數據回到了1000噸以上,并且持續(xù)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SPRD黃金ETF持倉量為1203.97噸,同比大幅增長50.3%。

  黃金ETF的持倉反映長期投資者的偏好,而更靈活的CFTC非商業(yè)持倉所反映的是對沖基金等專業(yè)投資者,其對于黃金的投資興趣在2020年2月之后快速下降,但6月5日之后,黃金CFTC基金凈多開始快速增加。

  “從以往來看,僅僅只有ETF的增持還不足以驅動黃金的流暢上行,對沖基金的介入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黃金CFTC基金凈多開始快速增加,主要源于多頭增倉顯著高于空頭,美國CPI即將見底回升或是對沖基金開始大量增持黃金的主要因素!迸d業(yè)證券分析師郭嘉沂在研報中指出。

  金價看高一線

  “未來3至6個月內黃金有望觸及2011年的高點1921美元/盎司,甚至挑戰(zhàn)歷史新高2000美元/盎司!惫我时硎。

  他表示,就2020年第三季度而言,美國通脹預期可能會因為油價暫未趨勢性拉升暫停快速回升,但美國的CPI大概率將開始回升。從歷史來看,通脹預期或是CPI的回升都會推升金價。

  萬聯證券也指出,美國央行注入的大量現金沖擊了全球金融體系,使得股市走強且美元指數上漲,降低了黃金作為替代資產的吸引力,令黃金市場承壓,但從長期來看,仍有理由對金價持樂觀態(tài)度。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6月中旬至7月上旬,黃金價格再度上漲,主要的驅動因素有幾個方面:一是美元流動性泛濫下的黃金投資需求在擴張;二是在巨額財政赤字和疫情控制相對較差的背景下,美元前景不樂觀,驅動了以美元計價的國際金價;三是美聯儲持續(xù)寬松的貨幣政策,尤其是信用債購買,導致美元實際利率在4月份以來一直處于負值。

  不過,程小勇對黃金后市走勢并不樂觀。他表示,全球經濟環(huán)比修復,黃金避險需求降溫,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刺激了包括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但是避險類資產如黃金和國債價格可能會面臨壓力。同時,美元流動性并沒有流向實體,而是刺激資產泡沫,股市上漲會分流資金。

  “理論上,美聯儲資產的大幅擴張對應著基礎貨幣的空前增長,而大量的基礎貨幣通常會刺激總需求并推升實體的通脹。然而,事實證明,這樣的情況并沒有發(fā)生,反而在催生資產價格泡沫,實體經濟通脹尚未出現!背绦∮聦γ绹耐涱A期也表示了悲觀。

  黃金股仍有上漲空間

  “按照當前的金價和銅價年化,2020年紫金礦業(yè)歸母凈利潤將突破100億元。”一位有色行業(yè)分析師在社交媒體感嘆,隨著黃金等有色金屬價格上漲,一些分析師對于相關行業(yè)個股的前景也開始樂觀。

  事實上,相關個股走勢在近期也確實爭氣。赤峰黃金股價在6月22日跳空高開,已經從9.70元/股上漲至13.29元/股。紫金礦業(yè)6月中旬以來股價幾乎翻倍。

  “金價長期上漲,對于黃金礦山的利潤會有顯著提升,如果金價維持當前的水平,相關公司的股價上漲仍然有較大空間。”一位券商分析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不過,該分析師表示,黃金股價格上漲,并不完全是金價上漲的功勞。6月中旬以來,包括鋼鐵、煤礦、有色等周期股都經歷了一波較大的上漲。

  程小勇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國內黃金股上漲并非單一由黃金價格上漲驅動,流動性寬松和股市改革兩大驅動導致A股整體回暖,周期股補漲也是黃金股上漲的重要原因。

  “從利潤角度來看,黃金公司的利潤不僅僅來源于黃金價格,還來源于鉛鋅等的副產品。如果后市周期性商品如鉛鋅價格回落,可能會給黃金股帶來一定的調整風險!背绦∮卤硎荆爱斎,目前黃金股還受制于貨幣政策走向,盡管大的寬松方向不變,但是邊際上收緊值得警惕,因此我們判斷黃金股漲勢還沒結束,但漲勢可能會趨緩,交易上高位追多需要警惕回調風險!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