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原材料持續(xù)漲價 又有小型電動車暫停接單

毛可馨 證券時報網

  證券時報記者 毛可馨

  原材料漲價的影響還在發(fā)酵,最先受到沖擊的是講求性價比的小型電動車。

  4月24日,長安新能源發(fā)布消息稱,近期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響及整車和零部件產能限制,導致該車型交付周期較長。為更好服務于已下訂用戶,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于4月25日起暫停接單。公司將全力以赴協(xié)調生產資源滿足已有訂單的排產計劃,保障已訂車用戶盡快提車。

  奔奔是一款熱賣的小型電動車。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1~3月奔奔EV銷量為2.61萬輛,同比增長147%,在新能源轎車銷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七。根據官網,奔奔E-Star國民版定價在2.98萬元~5.38萬元,綜合續(xù)航里程在300km左右。

  有著類似遭遇的是長城汽車旗下歐拉品牌。不久前歐拉黑貓、白貓兩款車型停止接單,原因是芯片短缺、零配件供應無法保證生產。公司還透露黑貓車型單臺虧損超萬元,而這款車銷售均價不過10萬元。

  此類定價不超過10萬元的A00級電動車本來是市場上的熱銷產品,在拉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初期滲透率的過程中功不可沒。例如火爆的五菱宏光MINI EV在2021年超越特斯拉、比亞迪等各款車型高居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在今年1~3月榜單排名前15位的車型中,有4款都是小型電動車,分別是五菱宏光MINI、QQ冰淇淋、奔奔EV、歐拉黑貓。

  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新能源汽車分會會長李金勇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在智能座艙的加持下,A00級電動車與傳統(tǒng)的微型燃油乘用車有本質差別,在消費者看來,是新品類、新時尚的代表,而不是低端車的概念。再加上使用成本低,智能座艙武裝下的A00汽車將率先取代同級別燃油車。

  因此,李金勇預計,在2022年500萬輛電動車銷量中,高端智能電動車和A00級智能電動車將是市場主力,年銷量均有望達到150萬輛~200萬輛。

  然而,原材料價格上漲卻使A00級市場遭遇挑戰(zhàn)。核心原料碳酸鋰價格從5萬元/噸的低點一路上漲至50萬元,這意味著一輛50度電的電動車成本將提升至少1.35萬元。定價較高的中高端車型上漲幅度尚且能被市場消化,但放在小型電動車身上便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新能源積分價格跳水也成了推波助瀾的因素。業(yè)內人士認為,小型電動車靠走量能夠換取大量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在車企轉型初期能夠幫助填補燃油車帶來的負積分,在市場積分相對稀缺的時候還能賣出好價錢。但今年以來積分價格已經大幅下降,這也間接稀釋了小型電動車帶來的經濟效益。

  近期疫情對供應鏈的擾動也不可忽視。上汽集團、特斯拉、蔚來先后在3月底至4月初宣布停產,零部件供應商同樣受到影響,部分地區(qū)物流不暢,目前汽車產業(yè)鏈復工復產仍在進行中。

  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仍在保持高速增長。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46.5萬輛和48.4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29.3萬輛和127.5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

  隨著供應端逐步放量,近期原材料上漲的勢頭有所放緩。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高位震蕩后出現松動,最新報價為46.7萬元/噸;氫氧化鋰、六氟磷酸鋰、磷酸鐵鋰、電解液等材料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