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樓市打新規(guī)則悄然生變 產品力將成核心競爭力

吳家明 證券時報

  過去,因為一二手房的價差,“樓市打新”一度成為各大城市中的時髦名詞?,F在,購房者和開發(fā)商對“打新”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明顯變化。

  近日,深圳福田區(qū)的一個“網紅豪宅盤”再度推出新房源,均價高達每平方米12.85萬元。回顧過去的三次入市,該項目每次開盤即宣告售罄,所以每次入市總能引起話題。隨后,項目公布了意向登記名單,380批意向客戶參與搖號,而房源僅有116套。最終,這批房源全部售罄,也產生了深圳年內首個“日光盤”。

  有曾參與該項目打新的購房者對記者表示,關注項目的主要原因系優(yōu)質學位以及該項目定價與周邊二手房存在價差。此外,項目位置的“稀缺性”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不過,與此前幾次入市時引起的討論度不同,這次新房源入市卻顯得有些“低調”。也有參與其中的購房者表示,沒有買到也不覺得可惜,因為現在市場上可選的房源還有很多。

  在樓市火爆時期許多城市的網紅盤“打新”一度成為現象級事件,不僅需要拼“積分”還要拼“運氣”。記者在深圳多區(qū)實探發(fā)現,在當下的樓市環(huán)境,深圳多數新房項目都改變了以往的打新規(guī)則,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即只要有購房的資格及資金就可以直接買房,現場選房直接購買。

  有新房營銷經理打趣道:現在“日光盤”已經少之又少,只要有客戶就已經“求之不得”。此外,許多新房項目都在抓緊促銷,在去化壓力下,拼價格自然成為許多房企的選擇。在深圳羅湖區(qū)一處新房項目,記者發(fā)現,項目開盤的同時房產中介已經開始大面積進行推廣,中介經理甚至當起了“路霸”,而且開盤推出的折扣價格甚至回到了2017至2018年的水平,引起附近片區(qū)二手房業(yè)主的熱議。

  在政策利好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深圳豪宅市場依舊展現“生命力”。不過,雖然深圳市場再現“日光盤”,但樓市“打新”熱已經有所降溫。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量跌至6年來低谷,優(yōu)化調控措施持續(xù)出臺,市場迎來短暫爆發(fā),但受制于整體宏觀走勢,后勁明顯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從開盤銷售率看,樓市“打新”熱持續(xù)降溫,上半年無項目開盤售罄。上半年入市的48個新房住宅項目中,僅6個項目開盤去化率超五成,相比往年大幅度減少。

  提起樓市“打新”,就不得不提到限價政策。市場信息顯示,限價政策的起點是樓市火熱的2016年,當時許多城市祭出了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措施,從供給端到需求端進行限制,致力于打壓投資性需求。

  那么,在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限價”該何去何從?中指研究院監(jiān)測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有約180省市(縣)出臺政策超360條。下半年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有望進一步優(yōu)化調整,各地去庫存相關舉措或將加快落實。具體從供給端來看,一方面,合理控制以及優(yōu)化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應成為政策發(fā)力點,預計政策舉措聚焦優(yōu)化土拍規(guī)則,取消限價、取消遠郊區(qū)容積率1.0限制等,為企業(yè)建設“好房子”提供更多支持;另一方面,預計項目融資“白名單”政策深入推進,降低企業(yè)經營壓力,同時加快對房企此前預繳稅費的清算節(jié)奏,及時退稅為房企提供資金流動性。

  深圳一家本地房企的營銷負責人則對記者表示,房產投資預期弱化之后,產品力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要核心競爭力。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