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權益投資熱情高漲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調研上市公司逾200次

歐陽劍環(huán)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今年以來共有16家銀行理財公司合計調研上市公司232次,相比去年同期的10家理財公司合計調研上市公司58次,銀行理財領域的權益投資熱情進一步升溫。業(yè)內人士表示,密集調研上市公司意味著銀行理財公司正積極培育自身的權益投資能力。加大權益市場布局能幫助銀行理財公司挖掘新的產品設計思路。

  招銀理財調研次數最多

  從調研次數來看,招銀理財調研次數最多,共調研69次;興銀理財緊隨其后,共調研51次;匯華理財、杭銀理財、寧銀理財對上市公司的調研次數均超過20次。

  從行業(yè)來看,工業(yè)機械、電子元件、醫(yī)療保健設備、應用軟件、特種化工、區(qū)域性銀行、電子設備和儀器等行業(yè)最受銀行理財公司關注,累計被調研次數居前。

  除了一直以來都較為關注的電子、生物醫(yī)藥等領域外,今年銀行理財公司對上市銀行的興趣明顯增加。今年前2個月,張家港行、蘇農銀行、渝農商行、杭州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被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合計調研共11次。從調研明細情況看,銀行理財公司較為關注的問題包括:2021年全年經營情況、資產質量研判、普惠業(yè)務的成本收入趨勢、2022年貸款投放結構等。

  此外,服裝、服飾與奢侈品行業(yè)也受到了部分銀行理財公司的青睞。周大生、中國黃金、偉星股份均被調研2次。興銀理財尤其關注這一領域,2月以來已先后調研了中國黃金、周大生、森馬服飾和偉星股份。

  從個股來看,邁瑞醫(yī)療、立訊精密、天賜材料、華陽集團等最受銀行理財公司關注。其中,邁瑞醫(yī)療吸引了9家理財公司累計對其調研13次;立訊精密吸引了4家理財公司累計對其調研7次。

  比拼權益投資能力

  業(yè)內人士認為,調研上市公司有助于銀行理財公司更好地了解投資標的運作狀況及行業(yè)發(fā)展情況,為后續(xù)開展進一步的權益投資蓄力。

  日前銀行業(yè)理財登記中心發(fā)布的《中國銀行業(yè)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銀行理財市場規(guī)模達到29萬億元,增長12.14%;權益類理財產品存續(xù)余額為809億元,增長1.09%,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xù)余額的0.28%。在資產配置方面,理財產品投向權益類資產余額為1.02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的3.27%。

  普益標準分析人士表示,對于銀行理財公司而言,固收和“固收+”為主的產品定位是目前國內理財市場大形勢下的必然選擇,積極布局權益市場能夠挖掘新的產品設計思路,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產品及服務,能夠更大限度地幫助銀行理財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子瑜表示,權益類資產不僅能夠解決資產荒問題,同時也可幫助增厚“固收+”產品收益、對接中高風險偏好客戶需求等,幫助理財規(guī)模實現可持續(xù)增長。頭部銀行理財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權益資產投資,權益相關投研人員的數量持續(xù)增加。預計產品譜系更為全面、投研實力更為均衡的機構將獲取更大的增量市場份額。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