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直接面對投資者 基金經理從幕后走到臺前

王鶴靜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近年來,我國公募基金行業(yè)迅猛發(fā)展,基金經理人數(shù)已經超過3000人。在公募市場加劇競爭和分化的環(huán)境下,除了投研的基本功,基金經理們在市場的驅動下不斷挖掘自己的“十八般武藝”,從社交媒體到直播互動,進一步拉近了與投資者的距離。

  某公募基金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行業(yè)競爭加劇,基金經理已經到了必須“走出去”接受投資者和市場檢驗的階段,但這也是和投資者“雙向反饋”的過程。此外,某第三方機構強調,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增進交流的背后,也隱含著一定的風險,需要基金公司不斷完善相應的配套機制。

  社交平臺積極互動

  社交平臺可以說是基金經理與投資者互動最為頻繁和直觀的渠道之一,從網民活躍的微博,到基民更加青睞的雪球、東方財富網等第三方機構搭建的渠道,新時代的基金經理們借助著社交平臺的時效性與便捷性,運用靈活生動的投資語言,迅速拉近了與投資者之間的距離。

  西部利得基金公募量化投資部總經理盛豐衍就是社交平臺十分活躍的基金經理之一。截至3月16日,他的個人微博賬號共發(fā)表了298條微博,收獲了2.3萬粉絲和3.3萬轉評贊。2022年4月和10月,盛豐衍分別在微博上發(fā)聲,稱自己對于當時的市場持高度樂觀態(tài)度,引發(fā)了大量關注者的熱議。除了時事點評和觀點分析,盛豐衍還會偶爾和關注者分享自己作為基金經理的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生活,專業(yè)能力搭配日常分享,讓他在社交平臺迅速走紅。

  中泰資管基金業(yè)務部總經理姜誠則是雪球的活躍用戶,他和盛豐衍雙雙入選了“雪球2022年度基金影響力用戶”。截至3月16日,姜誠的個人雪球賬號發(fā)布了超1000條帖子,收獲了3.8萬粉絲和5.6萬轉評贊。為了關注者查閱方便,姜誠還在雪球平臺創(chuàng)建了文章合集,將自己的“基本認知、一些感慨、季報年報摘抄、書單”分別進行整理,關注者在評論區(qū)紛紛表示“共勉”“收藏”。

  在東方財富網,信達澳亞基金馮明遠、招商基金侯昊、匯豐晉信基金陸彬、平安基金神愛前、泰達宏利基金王鵬、華安基金劉暢暢等眾多知名基金經理均開通了個人賬號,并收獲了數(shù)萬投資者的關注。相較于微博、雪球的“短小精悍”,基金經理們在東方財富網更樂于分享自己的長篇市場觀點。近期,招商基金侯昊和關注者分享了自己走訪酒企的收獲與體會,引發(fā)熱議。

  除了基金經理的個人賬號,不少基金公司還在微信公眾號等公司平臺打造了一系列基金經理專欄,定期或不定期地與投資者分享基金經理當下的市場觀點和投資主線,例如泉果基金的“你來問泉果答”、永贏基金的“總監(jiān)看市”、銀河基金的“山哥請回答”、農銀匯理基金的“基金經理手記”等。

  視頻直播漸成主流

  除了社交平臺的文字互動,基金公司正在逐漸將基金經理從幕后推到臺前,通過視頻直播等方式,使得基金經理能夠更加直觀地分享自己的投資觀點,同時強化了觀眾對于基金經理的印象。

  以螞蟻財富平臺為例,基金直播普遍采取的是基金主播搭配基金經理的模式,結合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與投資者在線暢聊當下的投資熱點。相較于書面交流,基金經理在直播中能夠更加口語化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更加直觀,也更便于接受。

  據(jù)道樂研究院統(tǒng)計,今年2月螞蟻財富平臺共有115家公募機構開展了1145場直播,平均每家機構直播9.9場,場均觀看量為13.3萬。截至3月16日,匯添富基金2月7日舉辦的2023年度策略會觀看量已高達116萬,以胡昕煒為首的32位基金經理從宏觀策略、行業(yè)專題等八大范疇為觀眾解讀了2023年的投資策略,播出時長更是超過了8個小時。

  除了在直播中分享投資觀點,基金經理的“直播內卷”遠未停止,直播調研成為了近年來頗受投資者關注和喜愛的直播形式。從醫(yī)療、軍工、煤炭、光伏、新能源車,到白酒、VR、預制菜、黃金等,基金經理直播調研的內容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近期,天弘基金更是把直播調研做到了越南,基金經理胡超圍繞自己在越南的調研見聞和越南市場的配置價值為觀眾進行了深入分析。截至3月16日,該場直播的觀看量已超過19萬。

  需要完善機制配合

  對于近年來基金經理頻頻增進與投資者交流的情況,上海某公募基金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我國公募基金經理人數(shù)越來越多,投資者認識和區(qū)分基金經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基金經理已經到了必須“走出去”接受投資者和市場檢驗的階段。

  從長遠來看,該基金經理表示,由于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產品的數(shù)量居高不下,未來基金經理很難完全回歸“主業(yè)”,接下來還是要多做一些和投資者交流方面的工作。與此同時,他認為,和投資者的交流往往是“雙向反饋”的過程,基金經理在向投資者輸出投資理念的同時,投資者也在監(jiān)督著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有利于基金經理保持言行一致,不至于走偏。

  另有某公募基金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他把社交平臺作為自己投資的靈感筆記,不僅會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也是他和投資者交流的窗口。“股價除了反映公司基本面的變化,還反映了投資者人心的變化,而互聯(lián)網正是觀察人心變化的工具!痹谒磥恚c投資者進行線上交流可以及時檢驗自己投資邏輯的正確性,做投資往往需要“逆人心”。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基金分析師池云飛認為,基金經理通過各種渠道和投資者增進交流,能夠增加基金經理的曝光度,提高投資者黏性和信任感,做大管理規(guī)模;投資者也能通過專業(yè)人士了解當前的市場情況,進一步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及策略偏好,做好資產配置。但池云飛強調,這背后需要完善的機制進行配合,并且把握好“度”,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誤導投資、泄露交易內幕、分散投資管理精力、基金經理偶像化等潛在風險。

  “國內公募基金已超過1萬只,行業(yè)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為了保持或提高基金的管理規(guī)模,基金公司具備很強的動力將基金經理推出來,短期內仍會有很多基金公司選擇以‘奪眼球’的方式來拓展市場,不過這其中存在很多風險隱患。對于基金公司而言,其實可以通過市場部、客戶服務部、三方渠道、自建投顧部門等方式來做好投資者服務!背卦骑w表示。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