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北交所行情持續(xù)火熱 主題基金業(yè)績彈性十足

王雪青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作為本輪行情彈性最大的市場,北交所近期牛股頻出。Wind數(shù)據(jù)顯示,自9月24日以來,北交所總共有77只股票股價翻倍,其中,艾融軟件一度在16個交易日漲超10倍,成為本輪行情的首只10倍股。雖然最近有所調整,截至10月25日收盤,艾融軟件區(qū)間漲幅仍達到6.75倍,領漲A股市場。

  北交所主題基金也成為全市場彈性最大的公募基金。Wind數(shù)據(jù)顯示,9月24日至10月25日,中歐基金、博時基金、廣發(fā)基金、易方達基金四家公募旗下北證50成份指數(shù)基金的凈值漲超100%,近20只北交所主題基金的凈值漲幅在80%以上。隨著基金三季報的披露,成功押寶艾融軟件等北交所牛股的機構現(xiàn)身。

  誰押中了艾融軟件

  從機構布局來看,北交所主題基金的重倉股以北證50中的細分賽道龍頭為主,艾融軟件、天馬新材等彈性標的并非公募扎堆的標的,但也有少數(shù)機構幸運“中獎”。

  在公募基金剛剛披露的三季報中,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成功押中艾融軟件。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持有艾融軟件57.62萬股,為第五大重倉股,季末公允價值為1024.49萬元;在二季度末,艾融軟件還不是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

  由于該基金在三季度末的股票倉位為73.21%,并且第一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雖然押中了艾融軟件,該基金三季度并沒有實現(xiàn)超額收益。在報告期內,該基金A份額凈值增長率為17.12%,同期業(yè)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7.16%。

  不過,10月份以來,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可謂后勁十足,從9月24日至10月25日,基金A份額的凈值漲幅約為85%,最新單位凈值已從三季度末的0.8704元升至1.267元。

  多類型公募產品加倉北交所

  除了北交所主題基金之外,包括FOF(基金中基金)在內的多類型公募產品也在三季度買入北交所公司。例如,蘇秉毅管理的大成景恒混合在三季度末的前兩大重倉股均為北交所公司,分別為吉林碳谷和貝特瑞。該基金A份額在三季度的凈值增長率為22.12%,大幅跑贏13.06%的同期業(yè)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二季度末,該基金的前兩大重倉股也是北交所公司,分別為長虹能源和吉林碳谷。

  華泰柏瑞品質成長混合、華泰柏瑞品質優(yōu)選混合在三季度末分別持有錦波生物29.34萬股、18.87萬股,為第三大重倉股和第二大重倉股,而在二季度末,這兩只基金并沒有重倉北交所標的。

  此外,天弘養(yǎng)老目標2030一年持有混合發(fā)起(FOF)、天弘睿享3個月持有混合發(fā)起(FOF)、天弘永豐穩(wěn)健養(yǎng)老目標一年持有混合(FOF)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均新增了北交所公司基康儀器。

  Wind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較獲公募基金青睞的北交所股票為錦波生物、貝特瑞、諾思蘭德、奧迪威、同力股份、曙光數(shù)創(chuàng)、吉林碳谷、連城數(shù)控、康樂衛(wèi)士、安達科技。

  基金經理看好后市

  10月25日,北證50指數(shù)盤中一度沖高超10%,創(chuàng)出1389點的歷史新高,成交金額逾590億元,刷新了歷史紀錄。

  投資者快速涌入北交所主題基金,也讓部分基金公司直言“運作難度加大”。例如,招商基金就表示,旗下北證50成份指數(shù)基金9月下旬申購量快速提升,基金運作難度加大。

  對于持續(xù)活躍的北交所市場,基金經理有何展望和投資觀點?

  招商北證50成份指數(shù)基金表示,北證50指數(shù)的關注度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場內交易流動性提升,前期流動性不足導致的相對折價因素消退,指數(shù)能否真正反轉取決于企業(yè)經營業(yè)績能否企穩(wěn)。隨著北交所的不斷擴容,權重構成將更加均衡,北證50作為與滬深指數(shù)相關性較低且風格獨特的指數(shù),依然具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基金的三季報顯示,隨著第一階段行情快速結束,在震蕩整固之后,市場常態(tài)化交易結構將恢復,市場有望在明確主線之后,開啟慢牛行情。支撐慢牛的基礎在于全球宏觀周期的上行和國內宏觀周期回升?;鸾浝砣~勇認為,當前宏觀格局下,制造業(yè)主導的地位已經確立,未來也將繼續(xù)保持。從市場風格來看,資源品、公用事業(yè)型紅利品種、行業(yè)景氣上行的央國企是重要市場主線,另外一條主線則是真正具備高成長性的硬核科技股。

  鵬揚北證50成份指數(shù)基金的基金經理施紅俊表示,為避免過高的波動,更建議投資者逢調整加倉,或以定投的形式投資北證50指數(shù)。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