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將過去一半,上半年震蕩下跌的A股,下半年將如何演繹呢?哪些板塊值得投資者重點去關注呢?還有哪些風險事件將會影響A股市場的運行呢?近日,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光大等各大券商扎堆發(fā)布2018年A股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分別對上述備受關注的問題作了解答。
多數券商謹慎樂觀
東方證券最為樂觀。其報告指出,最悲觀的時候正在過去,積極看多下半年。從全球股市視角出發(fā),A股盈利能力較強,估值和風險溢價水平合理,堅定看好長牛行情,下半年可以相對樂觀。
大多數券商基本持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其中,興業(yè)證券認為,下半年在國內信用債風險暴露、去杠桿不斷推進,海外資金收緊、中美長期博弈的影響下,預計市場流動性環(huán)境整體偏緊、風險偏好不時受到擾動,經濟基本面在新舊動能切換過程中階段性承受壓力,市場總體依然是震蕩市格局。
上海證券則表示,A股整體往下有估值和業(yè)績底支撐,但往上缺乏估值合理且成體量的投資主線;預計下半年整個市場的運行格局是韜光養(yǎng)晦,時間換空間,結構行情的巷戰(zhàn)。
展望下半年,中金公司預計,去杠桿等政策與改革給A股帶來短期陣痛的同時,也為中期的穩(wěn)健奠定基礎,新經濟相關的結構性機會與老經濟領域階段性機會的交融仍是市場主基調。短線市場仍可能繼續(xù)消化利空,但考慮到政策潛在的靈活性及新經濟的韌性,當前市場機會大于風險,從當前到下半年市場可能會經歷先抑后揚的過程。
不過,也有券商相對不太樂觀。光大證券指出,歷史數據顯示,在增長引擎減速、全球央行收水的背景下,如果沒有較強的政策支撐,股市表現通常不佳。盡管如此,得益于有政策托底和估值低位的支撐,與全球其他主要股市相比,A股具有一定的避風港效應。
下半年如何配置資產?
那么下半年該怎么投資A股呢?消費和科技是券商提及最多的兩大板塊。
中金公司、東方證券、上海證券和中原證券均認為,消費升級與產業(yè)升級依然是下半年最確定、最具持續(xù)性的板塊。
其中,中金公司建議超配大消費與服務、科技硬件等相關領域,如家電、食品飲料、醫(yī)藥、餐飲旅游、電子、金融中的保險等。另外根據市場預期及政策邊際變化,階段性配置老經濟領域如煤炭、水泥、化工、部分金屬原材料等。
除此以外,中信證券則預判,下半年市場熱點分散,建議投資者賺結構性機會和市場超預期的錢。具體配置上,消費白馬龍頭依舊具備底倉配置價值;看好下半年銀行股估值修復;周期板塊可以關注半年報和三季報業(yè)績整體超預期帶來的階段性重估機會;盡管芯片、航空器、高端裝備等一系列自主可控概念板塊當前靜態(tài)估值都不便宜,但不妨礙在外部催化中板塊持續(xù)出現波段行情。
對于2018年下半年市場可能面臨的風險,各大券商也作出了提示。
中信證券認為,下半年A股最需要關注的階段性風險有兩個:一是國內信用緊縮的環(huán)境仍然沒有明顯改善,并且逐步傳導至場內信用債市場,導致信用利差迅速擴張,影響權益市場情緒并對估值形成壓制;二是海外權益市場出現大幅估值修正,內外共振下對A股有負面沖擊。
上海證券則表示,下半年在防控金融領域風險方面,降杠桿(控債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擾動因素。個人負債率上漲首先是房貸過高,下半年房地產調控壓力依舊;企業(yè)降杠桿控制債務的主要方向是國有企業(yè);地方政府債務方面,需要重點關注PPP,隨著下半年PPP項目庫的清理整頓,前兩年依靠PPP項目實現增長的公司,隱藏業(yè)績地雷,且集中在環(huán)保、建筑行業(yè)。
此外,美國超預期加速加息、人民幣匯率超預期波動、前期強勢消費品補跌等擾動因素也被較多券商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