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價差利差成推手 大宗商品刮起“進口風”

張利靜 馬爽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在黃埔港、鲅魚圈、青島港等港口,一些大宗商品貿易商近期卯足了勁兒進貨、拉貨。在經濟復蘇預期差下,海內外大宗商品價差顯著,加之全球央行大放水,海外資金利率大幅回落,使得境內外出現(xiàn)資金利差。兩大因素加持下,大宗商品進口火了。

  全球商品庫存大流動

  受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普跌,海外商品跌幅更甚,原油、金屬等品種進口套利窗口打開,鋁進口暴增尤其引人注目。據海關數(shù)據,4月中國原鋁進口量為0.73萬噸,環(huán)比增長36%,同比增長352%。

  “預計5月進口鋁錠數(shù)據將出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蔽业挠猩W分析師樸健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5月以來已有近30萬噸鋁錠到港,分布在黃埔港、鲅魚圈、青島港等港口。貨源主要來自印度,從俄羅斯、馬來西亞進口的量也不少。

  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中國鋁進口一直處于低位,但4月以來原鋁進口飆升。樸健稱,4月以來,國內鋁消費端陸續(xù)復蘇,而歐美地區(qū)尚未完全復工,內外盤鋁價差持續(xù)拉大。自4月29日電解鋁進口窗口打開以來,進口利潤在5月20日達到近期最高值879元/噸。截至6月4日,每噸仍有248元的進口盈利!4月至5月鋁價一直處于低位,也使得下游加工企業(yè)及終端下單意愿較為強烈,有透支消費的行為。”樸健說。

  作為建筑和制造業(yè)的重要原材料,銅價走勢被當作經濟“晴雨表”,近期庫存數(shù)據的變化直接反映了國內外需求預期存在明顯差異。

  “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從3月的38萬噸降至最新的12.8萬噸,降幅66.3%;同期,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從18.3萬噸升至23.4萬噸,升幅27.8%!敝秀y國際期貨有色首席研究員劉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國內外庫存出現(xiàn)分化的主要背景是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現(xiàn)貨需求快速回升,銅價內強外弱,進口盈利窗口打開。此外,“海外資金利率大幅回落,使得國內外出現(xiàn)資金利差,也是促進庫存流動的重要因素!眲⒊f。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