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國際間貨幣財政政策協(xié)調需要完善多邊機制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zhí)南)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11月13日在“第11屆財新峰會:重建全球信任”上表示,要完善多邊機構機制和能力,改進多邊規(guī)則,使其不斷適應全球化發(fā)展提出的新要求。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多邊機制的改進和完善都是有需求的。
周小川表示,全球化進展帶來一些不可忽視的變化,這些變化值得高度重視。
貨幣政策方面,過去,貨幣供應量和通貨膨脹各國之間差異都很大,一般不會在國際間傳播。當下,全球通脹已經非常趨同,尤其美國貨幣政策有溢出作用,導致資本存在異常流動。貨幣政策的溢出沒有全球性的協(xié)調和共識,來把溢出的負面效應控制到有限范圍。要考慮貨幣政策溢出的影響,必須對儲備貨幣結構有所考慮。對異常資本流動需要建立一些初步機制來加以協(xié)調,特別是全球性的機制。
財政政策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很多國家公共債務比例已達到100%上下。由于金融機構和他們服務實體的全球性運作,財政政策也有了“傳染”機制。
周小川還稱,當下數字稅的征收陷入僵局。原因之一是,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導致稅收不再像過去貨物與服務生產那樣,對實際業(yè)務發(fā)生在哪、錢是在誰身上掙的比較好界定。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有很多難以界定的部分,于是數字稅的征收就出現了問題。應考慮建立多邊性的機構,減少相關爭議。
此外,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周小川認為,碳排放中有很多跨國界的任務,應設計多邊機制來解決各自為各自收入著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