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信銀理財副總裁孫建:優(yōu)化資產配置結構 拓展投資廣度深度

薛瑾 歐陽劍環(huán)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在各類資產管理機構百舸爭流的時代,不斷優(yōu)化資產配置,提升投資管理能力,推出過硬產品,是一家資產管理機構脫穎而出、立于潮頭的關鍵。作為資產管理規(guī)模達1.2萬億元的“新秀”和銀行理財產品“金牛獎”獲得者,信銀理財是國內最早布局多資產業(yè)務的銀行理財公司之一,在資產配置和投資上下足了功夫。

  信銀理財副總裁孫建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將不斷提升投研和創(chuàng)新能力,擴大比較優(yōu)勢,實現投資范圍全覆蓋。優(yōu)化資產配置結構,提高投資收益,拓展投資廣度和深度。加快全球布局,拓展投資和服務邊界,將“走出去”“引進來”“外來外用”相結合。

  深耕投資之道

  銀行理財公司脫胎于銀行,加強與母行的協同聯動、利用母行資源成為不少銀行理財公司力爭在資管界實現“彎道超車”的戰(zhàn)略之一。信銀理財也不例外。

  “依托母行資源優(yōu)勢,信銀理財加強協同!睂O建表示,近年來中信銀行零售業(yè)務轉型已見成效,憑借母行四大銷售渠道優(yōu)勢,以及中信品牌優(yōu)勢和客戶黏性,信銀理財的市場占有率穩(wěn)步擴大。

  孫建說,信銀理財不斷提升投研和創(chuàng)新能力,擴大比較優(yōu)勢。除了母行,信銀理財還背靠中信集團。信銀理財依托中信集團旗下券商、基金等機構資源,搭建境內外溝通交流平臺,著力把握港股、中資美元債等投資機會。“通過加強與兄弟機構的業(yè)務協同,信銀理財快速拓展了投資的廣度和深度。”他說。

  在孫建看來,債權類資產是銀行理財公司投資的重要方向。信銀理財將緊扣深化國企改革、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融入國家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三條主線,深耕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和新型城鎮(zhèn)化等重要板塊,注重考察投資標的對實體經濟的貢獻度。

  打造市場競爭力離不開完善的產品線。日盈象、安盈象、多彩象、百寶象……目前,信銀理財形成了9條“象”系列產品線,產品類型內部風險等級橫跨R1至R7。孫建說,在豐富產品線的同時,投資團隊通過積極主動把握債券、A股、可轉債、海外等不同市場的結構性機會,構建更優(yōu)的收益風險產品結構。

  “我們將進一步做大做強‘走出去’業(yè)務,積極尋找全球投資機會;推進‘引進來’業(yè)務,在金融對外開放政策引導下,謀求與境外投資者合作,做好境內市場投顧;擇機探索‘外來外用’業(yè)務,立足海外投資者和全球市場投資,開展無國界的資產管理業(yè)務等!睂O建說。

  注重資產比價效應

  市場環(huán)境和風格不斷演變,審時度勢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尋求更優(yōu)收益,是資產管理機構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信銀理財時刻關注宏觀經濟及資本市場變化,及時做出預判和應對。在資產配置方面,將充分考慮各類資產之間的比價效應,優(yōu)化資產配置結構,以獲得穩(wěn)健收益。”孫建表示。

  對于權益市場,他判斷,經過兩年大幅上漲,權益標的估值相對2019年大幅提升。隨著疫苗接種的推進,新增病例數量下降,經濟活動開始恢復,且各國推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需求,未來權益市場將出現結構性分化,投資可重點關注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的行業(yè)和估值相對合理的板塊。

  “預計2021年經濟仍處于復蘇趨勢中,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huán)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wěn)定不平衡,疫情影響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睂O建認為,面對不確定的內外部宏觀環(huán)境,2021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將保持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可持續(xù)性。

  孫建稱,債券市場短期呈現震蕩格局,需重點關注海外經濟變化以及我國PPI回升幅度等!半S著我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恢復,國內消費需求逐漸復蘇釋放,2021年我國的物價大概率會保持溫和上漲。受上年同期基數因素影響,預計全年CPI同比漲幅出現先升后穩(wěn)走勢。需關注工業(yè)品價格上漲帶來的PPI上行壓力,根據基數推算,今年5月至6月將出現PPI年內高點!彼嵝,隨著融資環(huán)境趨緊,2021年債券市場投資需重點防范信用風險。

  保護投資者權益

  面對多重風險,信銀理財已有應對之策。孫建表示,將加強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等方面的全方位管控,按照穿透原則有效識別最終投資者和底層資產,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識別、計量、監(jiān)測和控制新風險,防范風險事件發(fā)生,確保投資安全。

  同時,信銀理財十分重視保護投資者權益。“作為資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同時也是一家快速成長的銀行理財公司,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我們各項業(yè)務開展的前提和基礎!睂O建稱。

  孫建認為,一方面,隨著金融市場的專業(yè)化和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大量金融消費者仍不熟悉金融市場,缺乏成熟的投資經驗和風險防范意識;另一方面,多數金融消費者“買者自負”意識仍不夠強,投資金融產品時主要看收益率,對可能的風險和自身決策應承擔的責任認識不足,缺乏風險自擔和理性維權意識。

  “2021年,信銀理財將切實履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著力培育社會公眾的金融素養(yǎng)和安全意識,提升消費者金融知識獲得感。”孫建表示,公司將建立完善投資者教育長效機制、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與應急處理響應機制,真正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落到實處。此外,公司將提升金融科技應用能力,優(yōu)化客戶體驗,豐富宣教方式,探索特色投教品牌創(chuàng)新之路,實現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工作覆蓋全渠道。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