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一逛奢侈品“中古店”曾是赴日旅游的特色行程,“中古”即二手,二手奢侈品交易在日本有著相當大的體量。隨著近幾年二手奢侈品電商的爆發(fā)式增長,美國市場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并且伴隨著用戶數量增長、銷量翻倍,多樣的平臺模式也相繼出現。與此同時,在中國,二手奢侈品電商也進行了諸多嘗試。
火熱的美國市場
7月底,美國最大的二手奢侈品在線銷售平臺The RealReal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的銷售數據報告。報告顯示,Chanel、Hermès、Louis Vuitton是最受95后歡迎的奢侈品牌,而近兩年因換了設計總監(jiān)而頗受年輕人喜愛的Gucci則勢頭強勁,連續(xù)兩年位列第四的位置,甩開了Céline等其他大牌。
年輕人對于二手奢侈品的熱愛也成為行業(yè)的一大增長點,據了解,該網站用戶中95后比90后多出35%。而年輕群體的消費偏好也在數據中得到體現。潮流品牌受關注上升,Supreme的銷量增加了1500%,Off-White增加730%,Vetements增加了548%;年輕設計師領導的女裝品牌也漲勢喜人,Self-Portrait的銷售額同比上漲636,J.W.Anderson同比上漲143%,Rosie Assoulin同比上漲137%。
此外,男士寄賣產品銷售額翻了一番多,同比增長108%。奢侈品手表銷售額增長了150%,主要品牌為勞力士、卡地亞、百達翡麗等。
二手奢侈品的大熱加速了行業(yè)的競爭。據WWD報道,今年6月,The RealReal再獲得5000萬美元融資,目前已獲1.73億美元的總投資。實體店銷售很可能是The RealReal的下一個突破口。自去年12月份開設了第一家實體概念店以來,The RealReal已在7個城市提供免費的線下奢侈品鑒定服務。日前The RealReal宣布今年年底將在紐約曼哈頓開設一家占地740平方米的線下旗艦店。除了讓消費者親見二手銷售的商品之外,門店還將提供包括鑒定、估價等服務。
The RealReal目前有500萬注冊會員和每月超過350萬網絡訪客。在交易抽成30%的同時,他們宣稱相比其他渠道,二手奢侈品賣家能夠在此獲得更多的收益。
在The RealReal之外,其它平臺也提供了各有特色的服務。例如專攻高檔奢侈品的二手交易平臺Vestiaire Collective,允許賣家自行對商品定價,這使得客戶更加樂于頻繁訪問網站,以秒到出價更低的二手商品。專攻奢侈品包袋領域的Rebagg則更加適合追求省事的用戶,他們要求客戶寄送商品至Rebagg完成估價,直接向客戶提出報價并在1-2天內完成付款。庫存、清洗、銷售、售后等過程完全由Rebagg承擔。近日,Rebagg也宣布完成了1550萬美元的B輪融資。
另外同樣火熱的二手商品銷售平臺thredUP則放寬了對“奢侈品”的定義,更加常見的是J.Crew和Banana Republic這樣的輕奢品牌。不過,原本以童裝寄售起家,并以銷售平價二手服裝為主的寄賣網站thredUP不打算放過潛力巨大二手奢侈品市場,于7月推出了測試版奢侈品寄賣網站“Luxe”。為應對行業(yè)競爭,thredUP還挖來前佳士得高級副總裁兼國際手表零售部門負責人Reginald Brack領導自己的手表部門。
中國市場:致力連通日本貨源
相比美國在線奢侈品市場的自成一體、迅速發(fā)展,中國的奢侈品交易還在起步階段。奢侈品B2B交易平臺梨渦創(chuàng)始人趙德鵬在接受36氪采訪時表示,我們有著極大的市場潛力,而市場規(guī)模卻不能夠相匹配。根據中國舊貨協(xié)會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奢侈品流通總量達到約500億美元,而二手奢侈品市場不到15億美元。
相比較而言,日本的奢侈品流通總量略低于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guī)模卻超過50億美元。趙德鵬的思路就是連通中日兩地的二手奢侈品市場,為中國市場引入高質量的貨源。在日本,購買二手奢侈品是常態(tài),二手奢侈品的實體銷售店經常出現在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區(qū),二手商品賣場規(guī)模龐大、處理流程專業(yè)、管理標準嚴格,與銷售正常商品的超市、賣場無異。
在奢侈品門類中,針對二手奢侈品店主開展的“中古奢侈品拍賣會”是一貫延續(xù)下來的制度。拍賣不對消費者開放,只有店主們在此評估各件商品并出價。這樣的拍賣會一場持續(xù)一天,大部分單件起拍,而一整天下來能有多達8000件的商品拍出。對于中古店主來說,拍下來賣不出去的商品也不用擔心遭到太大損失,選在下一場拍賣會中再次拍出即可。
趙德鵬利用自己留日的背景,與這些日本中小型奢侈品中古店合作,幫助他們與國內的經銷商對接。他希望自己創(chuàng)立的B2B平臺梨渦能夠替代線下拍賣會的形式,避免“看貨三天、競拍三天、來回路上一天,一次拍賣會浪費一整周的時間,效率低下”這種情況。
真假鑒定是痛點市場潛力待開發(fā)
相比梨渦的B2B模式,國內市場更常見的模式還是C2C,即連通二手奢侈品賣家和買家,提供交易平臺服務并抽成。在這個市場上,解決假貨問題是大家達成共識的首要任務。
目前國內的奢侈鑒定行業(yè)沒有絕對權威的機構。既有像中國舊貨業(yè)協(xié)會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員會、中國電子商務協(xié)會奢侈品鑒定中心這樣由行業(yè)協(xié)會運作的第三方鑒定機構,也有類似易奢拍鑒定學院這樣做奢侈品鑒定創(chuàng)業(yè)的機構。據易奢拍表示,2016年全年的鑒定樣品中,僅有不到40%為正品。中國舊貨協(xié)會也給出了類似的比例。
彭雷是國內二手奢侈品C2C市場的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在他對自己產品閑拍App的規(guī)劃中,賣家將對拍品設定最低售價,買家在不知道最低售價的前提下零元起拍。在處理假貨問題方面,“閑拍App”一方面對賣家發(fā)布的信息提出了諸多條件;另一方面則與中國電子商務協(xié)會合作提供鑒定服務,要求賣家將拍品先寄至閑拍鑒定,然后由閑拍寄給買家。
一方面假貨問題并沒有完全得到解決,市場仍然被假貨充斥;另一方面國內奢侈品市場還處于擴張期,流通量年增長達到20%,人們普遍看低二手奢侈品的價值,心態(tài)上也不太接受二手貨品。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二手奢侈品市場能否進一步增長仍然存疑。
以2008年創(chuàng)立的寺庫為例,其最初以奢侈品專業(yè)鑒定和線上二手交易為主要服務,在2011-2012年完成融資后,卻迅速轉型,以奢侈品全球采購、養(yǎng)護服務等為主,著重線下實體店的開設經營。2012年時,寺庫二手與新品奢侈品的交易量還各占一半,到了2015年,二手奢侈品的交易比例已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