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恒豐銀行披露2019年年報:完成剝離不良和引進千億戰(zhàn)投兩大任務

康書偉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恒豐銀行4月29日披露了2019年年報,這是公司時隔兩年再度披露年報。恒豐銀行董事長陳穎在致辭中表示,兩年來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按照“剝離不良、引進戰(zhàn)投、整體上市”三步走思路,全力推進市場化改革,順利完成股改建賬,打造了通過市場化方式化解金融風險的成功典范。中央匯金公司、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大華銀行等新老股東1000億元入股資金的注入,極大增強了恒豐銀行整體實力。

  引進戰(zhàn)投獲1000億元資金注入

  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恒豐銀行大力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通過非公開發(fā)行1000億股普通股,引進投資者資金1000億元。中國銀保監(jiān)會2019年12月24日對發(fā)行方案及股東資格予以批復。其中,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認購該行上述非公開發(fā)行股份600億股、360億股,新加坡大華銀行有限公司和其他7家股東共增持40億股,增資擴股后,恒豐銀行總股本增至約1112億元。2019年12月30日,中央匯金、山東省資管及大華銀行等10家投資者完成注資。

  從股東名單看,截至2019年末,恒豐銀行共有股東61家,中央匯金持股53.95%為第一大股東,其次為山東省資管,持股32.37%。

  陳穎表示,兩年來堅持以完善公司治理為重點,著力解決長期累積下來的體制機制方面突出問題,夯實全行行穩(wěn)致遠的治理根基。很多過去沒能解決的關鍵性基礎性公司治理問題得到解決,錯綜復雜的股東股權關系不斷規(guī)范,“三會一層”治理架構基本理順,總分行機構改革和集中辦公順利完成,全行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恒豐銀行行長王錫峰在行長致辭中表示,2018-2019年,恒豐銀行經歷了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蛻變,順利完成了剝離不良、引進戰(zhàn)投兩大任務,市場化改革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成為積極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成功典范。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huán)境,全行各項經營指標企穩(wěn)向好,各項監(jiān)管指標滿足監(jiān)管要求,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連續(xù)兩年實現(xiàn)盈利。

  盈利能力觸底回升

  年報顯示,恒豐銀行2019年實現(xiàn)凈利潤5.99億元,同比增長4.36%。受不良資產轉讓影響,報告期內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37.63億元,同比減少22.72億元,還原相關因素影響后,同比口徑營業(yè)收入167.43億元,增加7.08億元,增幅4.42%,凈利差為1.17%, 凈息差為1.19%,較上年度分別增長12BP、16BP。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平均總資產收益率(ROA)和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分別為0.06%和1.83%。

  同時,恒豐銀行資產結構有所優(yōu)化,資產總額為10287.68億元,較上年末降低1.69%。樹立合規(guī)經營理念,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年內主動壓降應收賬款投資、類信貸債權資產等共465.39億元。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兩年累計投放5556億元;剔除不良資產轉讓、核銷影響因素后,貸款余額較上年增長126.53億元,其 中小微貸款余額128億元,較上年增長49%,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40.73億元,較年初增長193%。

  資產質量明顯改善。隨著市場化批量轉讓不良貸款及清收、核銷后,恒豐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49.66億元,貸款不良率3.38%,較上年末大幅下降,分別減少1485.95億元、25.0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120.83%,較上年末提高66.13個百分點;逾期貸款184.9億元,較上年末減少78.5%。

  隨著新股東完成注資,恒豐銀行資本實力大幅提升。報告期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68%、9.68%和12.26%,資本充足率明顯改善,已全部滿足監(jiān)管要求,而上年同期恒豐銀行這三項指標分別為-13.65%、-13.65%、-11.04%。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