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潘向東:宏觀經濟韌性和潛力兼具 保就業(yè)重點在助中小微企業(yè)渡難關

胡雨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5月23日,新時代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推出的系列政策具有底線思維,當前宏觀經濟既面臨挑戰(zhàn),同時也具有較大的“韌性”和“潛力”,保就業(yè)就需要穩(wěn)企業(yè),需要盡力幫助企業(yè)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è)、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未提經濟增長具體目標,但明確要集中精力實現“六保”“六穩(wěn)”。潘向東認為,在高質量發(fā)展目標下,淡化經濟增長指標是大趨勢,同時受疫情影響,經濟發(fā)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為此政策的推出具有底線思維,即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wěn)住經濟基本盤。

  在潘向東看來,保就業(yè)就需要穩(wěn)企業(yè),需要盡力幫助企業(yè)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è)、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當前整體宏觀調控政策也是圍繞這個展開,而這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同時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更加強調協調配合,形成合力?!耙环矫?,銀行購買債券會占用超額準備金,也會導致基礎貨幣收縮,需要央行通過MLF等方式補充基礎貨幣,通過降準增加商業(yè)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另一方面,基建需要信貸配套資金,這些需要央行降準增加商業(yè)銀行的貨幣乘數或者擴表增加基礎貨幣?!?/p>

  對于宏觀經濟前景,潘向東認為,當前既面臨挑戰(zhàn),同時也具有較大的“韌性”和“潛力”。短期來看,疫情沖擊下,國外疫情對我國外需及產業(yè)鏈影響較大,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一些長期因素的影響會顯現。不過我國對外開放空間仍很大,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大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對沖不利影響;其次我國可以通過改革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中國經濟質量也會持續(xù)提升;除此之外,中國內需市場廣闊,可以通過新型城市化等措施擴大內需;我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也空間很大,宏觀調控工具充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添加改革創(chuàng)業(yè)板并試點注冊制相關內容。潘向東認為,改革創(chuàng)業(yè)板并試點注冊制是2020年資本市場的頭等大事,這有助于激發(fā)資本市場活力,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今年資本市場改革必然提檔加速,這也將為資本市場注入長期紅利?!?/p>

  對于下一步資本市場改革方向,潘向東認為,如果創(chuàng)業(yè)板注冊制運行良好,主板也可能進行注冊制改革;其次是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實現資本市場優(yōu)勝劣汰和良性循環(huán);從監(jiān)管來看,將以中小投資者為重點保護對象,把關上市企業(yè)質量;另外還可能繼續(xù)擴大對外開放,完善長線資金特別是養(yǎng)老金和社保基金入市。

  “經過改革我國資本市場將更加成熟,上市公司質量有望大幅提高,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也會加強。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加快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迸讼驏|表示。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