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上市險企半年大賺近3000億元

韓宋輝上海證券報

  上市險企上半年的投資業(yè)績可圈可點。半年報顯示,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總投資收益2995.14億元。其中,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金額最高,達到1176.38億元,同比增長22.4%;新華保險總投資收益增速最快,同比增長48.1%至311.2億元。

  中國人壽首席投資官張滌在業(yè)績發(fā)布會上介紹,今年保險公司在大類資產配置上面臨非常大的挑戰(zhàn),金融市場各類資產的表現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宏觀基本面、監(jiān)管政策變化、流動性邊際改善、估值水平、市場情緒等。在這種環(huán)境下,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中國人壽始終堅持壽險公司的投資規(guī)律,很好地把握資產與負債的關系。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債券投資仍是各大險資的“壓艙石”,上半年配置比例普遍在40%左右。股票、基金等權益類投資配置比例略有下降。截至上半年末,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太保股票和權益型基金配置比例分別較上年末下降1.43個、0.9個、0.3個百分點,至9.88%、13.7%、9.9%。

  新華保險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楊征表示,在壽險公司的投資端經營上,權益投資“量不大、影響極強”,特別是當全域市場發(fā)生較大波動的時候,市場一定會格外關注。從壽險投資的基本邏輯來講,權益類投資的主要作用在于久期收益和波動。由于我國目前金融整體供給的久期對于保險資金的配置要求來講還是偏短,收益也未必匹配得上,特別是債權配置方面。因此,股權投資長久期的特點一直是壽險配置的一個重要考量。

  人保資產副總裁黃本堯認為,從短期來看,權益類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收斂,目前也看不到支持市場走出趨勢性行情的因素,更多是結構性機會;長期來看,該公司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fā)展充滿信心。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近日透露,過去多年,中國平安一直努力提升資產久期,資產久期與負債久期的缺口已從2013年的8.6年縮減至去年末的4.1年。目前,中國平安偏向債券及資本市場的投資較多,未來將適度加大對有分紅、有收租性質的資產的投資,包括寫字樓、基建、長租公寓、公租房、產業(yè)園、物流、數據中心等。

  中國太保投資業(yè)務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公司對全年經濟形勢和市場作了分析,認為全面系統(tǒng)性的機會不太多,有一些結構性的機會,要及時把握結構性的機會。上半年賬面投資收益大幅超過了原來的進度計劃,為完成全年業(yè)績留下了空間,減緩了下半年投資的壓力,有利于公司更加冷靜地研判整體的市場以及結構性的機會,做好長線布局。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