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車企加速深耕中國市場
1986年,中國第一批奧迪100轎車在上海和長春兩地完成組裝下線。35年后,奧迪重新回到上海這一起點“再出發(fā)”:繼在上海車展期間全球首秀后,上汽奧迪首款量產車型豪華旗艦奧迪A7L先行版日前正式開啟預訂。
這僅僅是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開疆拓土的一個側面。為中國消費者專門創(chuàng)新、加大投資生產力度、加碼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對外資車企的吸引力只增不減。
在3個月前的上海車展,上汽奧迪首次揭開神秘的面紗,這也標志著上汽集團與奧迪的合作正式拉開帷幕。
在中國市場,奧迪與上汽“聯手”深耕的腳步頗為堅定!吧掀蛫W迪的合作是一個‘1+1>2’的合作!鄙掀麏W迪營銷事業(yè)總經理賈鳴鏑說,上汽與奧迪的“聯姻”,不僅反映出中國汽車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中國消費者的意見對全球品牌來說越來越重要,也說明了中國市場的活力和開放。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1200萬輛,同比增幅超兩成,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實現翻番。
“以前,國際廠商引入產品是輸入式的,母國生產什么、中國市場就銷售什么。現在,國際廠商都要先了解中國市場需要什么,再為中國市場按需定制。”賈鳴鏑說。
在上汽奧迪逐步嶄露頭角的過程中,一汽與奧迪的合作關系也在不斷深入,“南北并重”的格局逐步形成。今年初,中國一汽、德國奧迪公司、長春市政府簽署三方協議,宣布一汽奧迪新能源汽車項目落位長春,項目規(guī)劃引入PPE高端純電動車平臺,首個工廠計劃投資超過300億元,首款車型將于2024年在長春投產。
在中國市場深耕的并不僅僅只有奧迪。大眾汽車集團前不久發(fā)布的2030 NEW AUTO戰(zhàn)略明確指出,中國是其業(yè)務的關鍵市場,將攜手合作伙伴在中國持續(xù)推出純電動車系列,并將集團新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合資企業(yè)——大眾安徽打造成SSP平臺的本土生產基地,其中包含正在建設的新研發(fā)中心。
深耕中國市場的還有新能源車企特斯拉。近日,特斯拉中國宣布正式上線Model Y標準續(xù)航版,補貼后起售價為27.6萬元。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此舉是特斯拉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的重要舉措。
除了價格加速下探,特斯拉還在中國市場持續(xù)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特斯拉上海光儲充一體化超級充電站日前在寶山區(qū)落成,這也是特斯拉華東地區(qū)光儲充一體化項目的“第一站”。
特斯拉華東區(qū)總經理龔玲表示,要真正實現“減碳”,需要的不僅是從燃油汽車向純電動汽車“換賽道”,以減少全球交通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還要在能源生成的根子上“動真格”。
今年6月,特斯拉在拉薩建成中國境內首個光儲充一體化超級充電站,致力打造太陽能“利用、儲存、再利用”的清潔能源循環(huán)生態(tài)鏈條。據介紹,除了在日光能源豐沛的地區(qū),特斯拉還會在能源需求量更大、能源結構轉變更加迫切的大型城市推進項目落地,以帶來更加實際、高效的清潔能源利用率。
有關專家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將繼續(xù)保持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將有助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迭代和配套基礎設施完善,進一步激發(fā)百姓消費熱情,為海內外車企創(chuàng)造更多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