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萍 現任廣發(fā)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生學歷,工科與管理雙碩士學位;兼任廣發(fā)金融交易(英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商品交易所理事、鄭州商品交易所理事、上海期貨交易所監(jiān)事、中國期貨業(yè)協會人才培養(yǎng)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證券期貨業(yè)協會副會長。)
中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即將上市,我國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正式啟程。從戰(zhàn)略意義上看,中國原油期貨的上市,具有形成反映中國以及亞太地區(qū)市場供求關系的基準價格體系、為實體企業(yè)提供風險管理工具,為金融機構提供資產配置工具、推進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優(yōu)化行業(yè)資源配置等作用。
形成亞洲地區(qū)基準價格
19世紀60年代美國鉆出第一口商業(yè)油井至今,百年間石油經歷了從跨國石油公司定價、歐佩克定價權爭奪,到目前市場化定價時期的變化。市場化定價核心為基準價格加升貼水的公式計價法,其中基準油價是公式定價的核心。
目前全球三大主要基準油價為:基于Brent系統(tǒng)的歐洲及非洲原油定價體系,其定價由包括遠期市場(Brent Forward)、期貨市場(BrentFutures)、價差合約(ContractForDifferential)以及其他場外衍生品共同形成;基于WTI的北美原油定價體系,大部分北美原油進出口及現貨基準價格均基于Nymex的WTI期貨加減升貼水計算;Dubai/Oman的中東出口至亞洲定價體系,目前迪拜、阿曼原油基準價為DME(迪拜商品交易所)上市的Dubai/Oman期貨價格,阿聯酋、卡塔爾采用回溯性絕對價格,其余中東國家多數參考Platts公布的Dubai/Oman價格。
2017年中國日均原油進口量為840萬桶/日,首次超過美國的790萬桶/日,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隨著美國頁巖油產量出口增加,未來進口仍將繼續(xù)下滑。中國原油期貨推出,有助于形成反映東北亞供需關系的基準價格,完善亞洲、歐洲、美洲價格體系,提供相互促進與平衡作用。
提供企業(yè)風險管理工具
期貨市場三大功能為價格發(fā)現、規(guī)避風險、資產配置。
對煉廠生產全流程而言,由于下游成品油價格波動可一定程度對沖上游原油價格波動風險,因此煉廠主要面臨風險是利潤風險。可通過期貨市場對煉廠進行利潤保值操作,在盤面利潤高位時進行賣出保值。利潤保值需要采購端和銷售端共同協作完成?赏ㄟ^期貨或期權市場實現。
目前我國進口原油主要采用美元計價,面臨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中國原油期貨理論定價=(FOB離岸價遠洋運費+保險費等)* 匯率 + 其他費用(代理費、港雜費、中轉費、倉儲費、交割費、貨損等)。人民幣計價捆綁匯率,可為部分投資者規(guī)避匯率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