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民生證券2023年中期策略會:三季度有望出現指數級別反彈

李夢揚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李夢揚)6月28日,民生證券“新浪潮·新機遇”2023年中期投資策略會在上海正式拉開帷幕。本次策略會為期三天(6月28日至6月30日),圍繞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大消費等11個主題論壇,現場有40多位產業(yè)專家作分享,超過600家上市公司、上千位專業(yè)投資者、產業(yè)界人士現場交流,首日總量論壇座無虛席。

  策略會上,民生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周君芝、策略首席分析師牟一凌分別作主題演講。牟一凌認為,2023年的經濟仍然具有一定韌性,短期周期性底部或已出現。市場新的邊際增量資金來自保險資金,紅利策略中期能帶來穩(wěn)定收益。行業(yè)配置方面,建議布局大宗商品、重要性國企、新能源和資本品出口、與下沉市場的新群體消費。

  民生證券“新浪潮·新機遇”2023年中期投資策略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下半年將迎來“經濟底”和“政策底”

  民生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周君芝認為,“2023年海外主線在于經濟處于全球經貿周期下行階段,國內主線在于能否迎來居民資產負債表重塑”。

  周君芝認為,下半年或迎來“經濟底”和“政策底”。主要原因有三點:下半年經濟主基調是經濟內生動能沒有太大變化;第三季度的經濟形態(tài)是斜率走平,悲觀預期或因此收斂;如果政策要發(fā)力,理論上下半年政策組合包可以很豐富,具體可參考2014年-2015年。

  周君芝表示,2014年-2015年和當下宏觀背景相似度高,當時政策組合頗豐富,是中國逆周期政策的典型案例。高質量增長定調之下,本輪政策出牌節(jié)奏需要市場付出更多耐心。根據以往經驗,幫助經濟走出有效需求不足,即資產負債表和當期需求共振向下現狀的關鍵,可供選擇政策工具或許在2014年-2015年找到答案。2014年-2015年,當時政策既著力于分子端,即修復需求、提振增長;也著力于分母端,即寬松貨幣、著力修復資產負債表。

  在周君芝看來,下半年比較確定的交易機會還是來自分母端!邦A計本輪政策期待之中,我們比較容易迎來分母端政策,交易流動性寬松以及風險偏好修復,這或許是下半年大概率的方向。”

  三季度或將出現指數級別收益

  2009年后,中國經濟的“居民—房地產—地方政府”的債務擴張循環(huán)進入了尾聲。民生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牟一凌認為,長期的債務周期問題壓制了短期的經濟反彈彈性,但投資者忽視了經濟中的積極因素。

  中國經濟中的結構性亮點包括:第一,縣域、中低收入等人群并未享受資產負債表擴張,自然資產負債表衰退無從談起,其消費具有韌性;第二,中國的優(yōu)勢產業(yè)仍在向上攀爬,資本品的出口仍然是亮點;第三,企業(yè)部門得益于2016年以來的“三去一降”反而相對健康。

  因此,牟一凌認為,2023年的經濟仍然具有一定韌性,且短期周期性底部已現!疤蕹齼r格效應后,今年經濟增長需求側依然平穩(wěn),而從庫存周期來看,主動去庫階段正在臨近尾聲,價格下行壓力正在緩解,經濟的周期性底部或已出現!蹦惨涣枵f。

  今年,市場最熱門的板塊當屬人工智能。牟一凌認為,人工智能是市場不能回避的話題,技術的創(chuàng)新往往發(fā)生在一個周期的尾聲,但技術的普及需要一個新的復蘇周期開啟。因此產業(yè)創(chuàng)新周期仍要服從于大的經濟和債務周期。不過在這一階段,供應側發(fā)展是可以期待的,如果當下全行業(yè)資本開支增速能否轉化為未來系列公司的營收增速,市場的定價仍然是合理的。

  在市場機構資金方面,牟一凌認為,公募基金過去的“賽道化”正向循環(huán)難以持續(xù),新的邊際增量是保險資金,機構配置型資金投資范式的變化將帶來市場波動的加大,紅利策略在中期維度來說帶來穩(wěn)定收益。

  具體來看,牟一凌表示,首先,從渠道發(fā)行看,公募基金的賽道化和歷史業(yè)績已經難以和基金發(fā)行順利形成正向激勵的循環(huán)。其次,由于保險資金正面臨投資收益率的壓力,可能會表現出兩頭配置的特征:更快的投資板塊輪動與紅利配置策略。最后,量化資金正在信息捕捉的能力上快速占據優(yōu)勢,這在新興產業(yè)投資中可能占盡先機。

  在行業(yè)配置方面,牟一凌稱,看好全市場三季度指數級別的反彈,行業(yè)上布局大宗商品、重要性國企、新能源和資本品出口、中低價格帶與下沉市場的新群體消費。

  首先,大宗商品的供給約束被廣泛認可,但是當下對于需求的定價過于悲觀,而美元債務周期中后段的力量正在聚集,大宗商品的供給+需求+貨幣計價正在共振,使得大宗商品相應的資產成為今年最重要的潛在收益來源,具體包括:油、銅、黃金、煤炭、鋁。

  其次,“中央+地方”占據主導地位的國企是中國資產負債表中最重要的力量,其分紅收益的資產證券化將是在“去杠桿”中潛在的信用創(chuàng)造力量,看好“三桶油”、四大行、運營商、電力、公路。

  再次,中國優(yōu)勢產業(yè)的力量將重回舞臺,在高端制造行業(yè)經歷了長達半年的回撤后,建議給予更多關注,具體包括:機械設備(通用機械、工程機械)、新能源(鋰電、光伏)、船舶制造,建筑也將受益于新興制造國家的崛起。

  最后,消費“新勢力”的投資機會同樣不可忽視,比消費降級更受關注的是更多人群的“升級”,包括休閑零食、啤酒等低客單價品種,可選消費中的國牌,以及滿足下沉市場社交需求的茶飲店等。

  民生證券研究院開啟擴張之路

  據民生證券介紹,近兩年多來,民生研究陸續(xù)引入了能源開采、金屬、宏觀、策略、機械、建材、電子等行業(yè)一大批業(yè)內優(yōu)秀分析師,迅速完善研究團隊的搭建,目前共覆蓋了26個重要行業(yè)和領域。

  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民生證券證券投資咨詢業(yè)務(分析師)的從業(yè)人數為57人,排名顯著提升至第27位,單位人效也迅速提高,2022年一共產出了4707篇研究報告。

  伴隨著隊伍的搭建和優(yōu)秀人才的聚集,民生證券研究院強勢崛起,這一年挺進傭金收入“億元俱樂部”。根據Wind數據,民生證券2022年全年實現分倉傭金收入2.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8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18%。市場排名也從去年的第49名提升至第28名。

  民生證券2023年中期策略會還分別舉辦“AI與電子共舞”電子論壇、“具身智能”機器人論壇、“AI賦能醫(yī)療診斷與醫(yī)藥創(chuàng)新”醫(yī)藥論壇、“迎接量化新紀元”金工論壇等11個主題論壇,熱點紛呈,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熱烈關注。

  AI賽道是今年二級市場最熱門的投資方向之一,也是民生證券研究院的優(yōu)勢研究方向之一。此前,民生研究院舉行的一場人工智能主題的在線路演異;鸨,大量機構投資者涌入該投研服務平臺路演直播間,一度導致該路演APP宕機。伴隨著AI投資的熱潮,民生證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能力正逐漸成為一個品牌標簽。近期民生證券成立了券商首家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時將成立人工智能產業(yè)顧問委員會,凝聚產業(yè)的智慧與力量,共同助力人工智能國家戰(zhàn)略。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