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wǎng)
返回首頁

牛頓與南海泡沫

興證全球基金市場部 張月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

  編者按:股票交易從17世紀誕生,至今的400年間,人們試圖用不同方法去解釋并預測這個市場,每當理性或非理性的投機者以為終于掌握了駕馭它的秘訣,它卻以仿佛“惡作劇”的形式,捉弄以投機為目的的參與者。理性如費雪、自信如丘吉爾、睿智如牛頓,也最終沒能逃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牛頓的投資趣事吧。

  18世紀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為了追求南美洲巨大財富,英國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1720年4月7日,英國上議院通過了《南海計劃法案》,其中一項重要決議是將南美洲的秘魯金山交給南海公司管理。受利好消息的刺激,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投資者趨之若鶩。

  在這股瘋狂的投資熱潮中,77歲的牛頓爵士也不甘落后。1720年5月,他用5000英鎊首次購買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股票在牛頓買入后繼續(xù)大漲,但這波大漲開始后不久,牛頓就發(fā)現(xiàn),南海公司投機性太濃了,因為盡管該公司自稱主要經(jīng)營南美洲酒、醋、煙草貿易,但從成立開始,它從未大規(guī)模開展過貿易業(yè)務。于是牛頓賣掉了股票,落袋為安,拿到7000多英鎊。

  然而南海公司的股價并沒有如牛頓判斷,而是脫離基本面繼續(xù)暴漲,自1720年1月到7月,南海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從每股128英鎊,漲到每股1050英鎊,半年漲幅超過7倍。牛頓看著南海股價暴漲,看到身邊的人因持有股票而資產(chǎn)激增,心理壓力越積越大。于是他把全部身家都壓上,以更高的價格重新買入了南海公司的股票。

  1720年6月,英國國會通過《泡沫法案》制止各類徒有虛名的項目的膨脹。大量投資者看到自己投資的公司被解散,如夢初醒。南海公司的股票也被投資者不斷拋售,股價如自由落體般一路狂跌,沒過多久,南海泡沫就破裂了。南海公司的投資讓牛頓虧損2萬英鎊,這也讓他切身體會 “人性的瘋狂”后的一切歸零。

  牛頓運動第一定律提出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時,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一定律似乎也表征了泡沫形成初期的價格的慣性狀態(tài),然而在市場上這樣的運動并不會永續(xù),泡沫越吹越大,直到最后,一個輕微的外力都可以將它刺破。

  牛頓的高位再次入場應驗了《金錢心理學》的作者摩根·豪澤爾的一句話 “最難的投資技能是讓逐利適可而止。知足意味著,我們知道永遠難以滿足的欲望,會將我們推向后悔的境地。”

  風險提示:本文為投資者教育資料,僅用于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多角度的投資者教育素材,非營銷材料,亦非對某只證券或證券市場所做的推薦、介紹或預測。本文內容不應被依賴視作預測、研究或投資建議,也不應該被視為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或采用任何投資策略的建議。投資須謹慎。

  -CIS-

中證網(wǎng)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jīng)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