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康:未來盈利節(jié)奏料是影響A股市場的關鍵因素
中證網(wǎng)訊(記者 徐昭)11月15日,廣發(fā)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在第9屆中國證券報證券業(yè)分析師金牛獎頒獎典禮上表示,展望未來,A股市場底部取決于盈利底的預期,A股已經(jīng)從股權風險溢價的大幅上行中擺脫,未來盈利節(jié)奏可能是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
在投資策略上,戴康認為,A股的長期風格取決于市場生態(tài)和投資者結構變化,中期取決于不同板塊的相對盈利增速表現(xiàn),而短期是由一些事件驅動所產生。長期風格上,險資未來會出現(xiàn)三個變化:一是對重點公司集中度會提高,二是增加高股息率公司的配置,三是會增加ETF配置,也就是說為了降低組合波動率,而銀行理財新規(guī)的落地會使得一些低風險偏好的資金慢慢出來,北向資金明年A股納入富時羅素,MSCI納入因子大概率會從5%提到20%,明年北向資金的力度也會比較大。
從中期來講,戴康認為,資金總會追逐盈利相對更強的股票,所以大小盤股票盈利預期的變化會形成市場中期風格特征,而流動性也會助推成長性風格。短期監(jiān)管周期的放松在三個月內都會超額收益,中期效果取決于盈利的相對增速,如果我們從牛熊轉換的經(jīng)驗來看,一般市場如果從熊市轉向牛市,風格更多的是偏向于中小盤,而它本身的實質因子是來源于盈利增速是超額收益因子。明年在創(chuàng)業(yè)板商譽風險釋放之后,我認為會迎來戰(zhàn)略性配置成長板塊的機會,而這些機會會更多的集中在一些真成長,比如說未來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的公司。
具體來看,戴康表示,行業(yè)配置上有兩條思路:一是配置政策對沖、民企紓困、政策重點惠及的穩(wěn)杠桿領域,以及民企潛在內生加杠桿的領域,比如說軍工、機械設備里的子行業(yè),包括計算機。二是受到經(jīng)濟增長下行影響小、景氣度逆周期向上的,比如農業(yè)、云計算、5G等領域。從民企紓困的角度來講,一要觀察中國制造2025,二是要觀察現(xiàn)金流原來受緊信用的影響,而未來資本開支有擴張動力的行業(yè),比如剛剛提到的軍工、機械設備中的子行業(yè),包括計算機。另外一些景氣度逆周期向上的和高企的,比如農林牧漁的子行業(yè),包括受益于5G商用化落地的云計算。主題投資我們認為明年的氛圍要比過去三年更好一些,我們看好軍工、5G、新能源車等主題。